世界多了一个你,爸爸妈妈却多了一个世界。
第一次,仿佛用尽全力地翻身。
第一次,哼哼唧唧喊妈妈。
第一次,摇摇摆摆学走路。
每个第一次,是宝宝成长的重要时刻,也是我们作为爸爸妈妈成长的重要部分。
每一次都值得被记录,也同样需要家长引导。
本期爱宝日,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宝宝的第一次和引导小窍门!
第一次翻身:
手忙脚乱
儿子第一次翻身,就壮烈地翻到沙发的下边,哭得昏天暗地。
快四个月的时候,儿子的爷爷奶奶从老家来看他,一时粗心大意,把儿子单独留在了沙发上,去接待客人。
结果,一回头就听到了凄惨的哭声。抬头看沙发,却没有见孩子。急忙跑到沙发跟前,哭声从沙发底下传出来,探头向沙发下看去,小家伙手舞足蹈,哭得撕心裂肺。
@看山是山
4-7个月属于宝宝的翻身期,家长可以这么做:
当宝宝仰卧摇动小脚时,帮他推一下屁股,让宝宝体会到翻身过程和乐趣。
如果宝宝总是朝自己感兴趣的一面侧躺着,可以轻轻往他侧身的方向拉他,帮他转动腰部和屁股;或用玩具逗引他,帮他找到转身方向。
让宝宝仰面躺在床上,从后面轻握住两条小腿,把右腿放在左腿上,使腰自然扭过去,肩也会转一周,多次练习宝宝便能学会翻身。
第一次喊妈妈:
我眼泪下来了
我儿子第一次叫“妈妈”那天,我们带他去拍白天照,照相馆里的人要给他换衣服,两个小姑娘过去要扒我儿子的衣服,我儿子急了!一手捂着 一手努力伸向我,冲我喊“妈!妈妈!妈妈!”
当时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激动的我啊,颠儿颠儿的赶快凑过去了,听到“妈妈妈妈”,我的眼泪就下来了!从那天起就“妈妈妈妈”叫个不停了。紧接着会说“灯”了,会说“阿姨”了,妈妈的宝贝呀,真的在慢慢长大了。
@小板栗
每个宝宝说话时间不同,家长无需太过焦虑,可以试着从5个方面多引导:
从出生开始多交流,让宝宝多听。
引导让宝宝说出口,不要抢答。
不要说宝宝笨,会降低宝宝学习兴趣。
多做游戏多互动,让宝宝看着家长的口型,模仿家长说话,并给予鼓励。
注意阶段,从单字、叠字、词汇、句子开始,慢慢引导宝宝说出连贯句子。
第一次学走路:
感觉超美好
屁颠屁颠的左一步,右一脚地过来,感觉生命神奇得不行。
我就张开双臂,开心得喊着说:嗯嗯嗯♡(˃̶͈̀ε ˂̶͈́ )就是这样了,B!你可以的,你过来妈咪这。
其实她就走了大概10步吧,但是她都已经让我快乐似神仙了(●♡∀♡)刚走到我怀抱,她就坐下来了,我就兴奋地带着丰富的表情跟她说:“B,你真的超级厉害的:,你居然能走到妈咪的身边来了,不知道她听没听懂,估计是看我笑了她跟着笑吧 ✧*。(ˊᗜˋ*)
人生的第一次总是最深刻的,何况还是我那么爱的小家伙,当下感觉还有点幸福吧。我想这回忆会是在我离开的那一天的回放片段吧(๑′ᴗ‵๑)I Lᵒᵛᵉᵧₒᵤ❤
@寻自我启示
正常情况下,10个月至15个月,宝宝开始学会“独走”,3个方面家长多注意:
避免用“学步车”,推荐学步推车。
学步要循序渐进:开始可以让宝宝扶着栏杆或沙发走、爬上爬下,当宝宝越走越稳,家长可以蹲下身体,伸出双手鼓励宝宝自己独走,在这过程中,要尽可能少的给予帮助,但随时注意宝宝安全,让宝宝逐渐学会掌控身体平衡。
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学步环境。
宝宝每个“第一次”,相信你都有不同的心情和感慨,快来晒晒你家宝宝最让你“印象深刻的第一次”,感受宝宝成长的每个脚步。